王昌龄 (698— 756),字少伯,河东晋阳(今山西太原)人。盛唐著名边塞诗人,后人誉为“七绝圣手”。早年贫贱,困于农耕,年近不惑,始中进士。初任秘书省校书郎,又中博学宏辞,授汜水尉,因事贬岭南。与李白、高适、王维、王之涣、岑参等交厚。开元末返长安,改授江宁丞。被谤谪龙标尉。安史乱起,为刺史闾丘所杀。其诗以七绝见长,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,有“诗家夫子王江宁”之誉(亦有“诗家天子王江宁”的说法)。
寒空木落江呼汹,叠浪如山乱堆垄。云拖雨脚随长流,万里蛟龙作人踊。
独有一叶之扁舟,舵侧帆欹未肯休。颓洲断岸地卼臲,远树绝岛天沈浮。
眼前万象错慌惚,仓卒遇之宁暇求。由来适意在顷刻,此外岂复千金谋。
南人使船如使马,梦落江湖若飘瓦。君看白首波涛中,笑杀矶头钓鱼者。
高堂惨澹开丹青,坐见四壁皆沧溟。酒酣击节歌不成,感慨忽与欢娱并。
昔公江汉初扬舲,亦如湘累浮洞庭。一朝奋起在平地,健翮上可凌高冥。
谢安尚忆中流坐,师德何妨逆浪行。向来夷险竟何物,世间万事如浮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