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渡洛阳津,西望十二楼。明堂坐天子,月朔朝诸侯。
清乐动千门,皇风被九州。庆云从东来,泱漭抱日流。
升平贵论道,文墨将何求。有诏征草泽,微臣献谋猷。
冠冕如星罗,拜揖曹与周。望尘非吾事,入赋且迟留。
幸蒙国士识,因脱负薪裘。今者放歌行,以慰梁父愁。
但营数斗禄,奉养毋丰羞。若得金膏遂,飞云亦可俦。
王昌龄 (698— 756),字少伯,河东晋阳(今山西太原)人。盛唐著名边塞诗人,后人誉为“七绝圣手”。早年贫贱,困于农耕,年近不惑,始中进士。初任秘书省校书郎,又中博学宏辞,授汜水尉,因事贬岭南。与李白、高适、王维、王之涣、岑参等交厚。开元末返长安,改授江宁丞。被谤谪龙标尉。安史乱起,为刺史闾丘所杀。其诗以七绝见长,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,有“诗家夫子王江宁”之誉(亦有“诗家天子王江宁”的说法)。
此夕何清旷,新秋乍夺炎。凉飙来似旧,熏暑逝如潜。
露重翻香芰,疏云点素蟾。放怀殊不寤,箕斗转前檐。
恨无阿堵君,一区今尚欠。且谋蔽风雨,拔草聊自苫。
低深人易安,俭陋鬼不瞰。宁辞力少劳,还视家无甔。
从来生理拙,况此岁屡歉。故将箪瓢心,聊作粱肉砭。
堂前有甘井,汲取良未厌。堂后有药苗,一饱亦可暂。
胡为不欢乐,何事贫忧谄。作诗置座右,勿使斯言玷。
旧国江村外,清川绕舍流。空闻赋招隐,不得泛同舟。
雨暗胶山寺,花明爱日楼。遥怜相忆处,落叶蓟门秋。
一篷凉月冷于秋,万竹潇潇俯碧流。欲拟勾留留不得,明年何处梦黄州?
萧萧风籁助清吟,秋去冬来令又更。
惟有老禅都不管,任它檐铎作何声。
铃县四角五采旗,分明天产真英奇。
阿堆文章妙一时,士林往往推元龟。
杨梅蜜领仁且慈,桃米麦饭清堪师。
何愁不得中书为,半生纡意梅虫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