棕榈花满院,苔藓入闲房。彼此名言绝,空中闻异香。
王昌龄 (698— 756),字少伯,河东晋阳(今山西太原)人。盛唐著名边塞诗人,后人誉为“七绝圣手”。早年贫贱,困于农耕,年近不惑,始中进士。初任秘书省校书郎,又中博学宏辞,授汜水尉,因事贬岭南。与李白、高适、王维、王之涣、岑参等交厚。开元末返长安,改授江宁丞。被谤谪龙标尉。安史乱起,为刺史闾丘所杀。其诗以七绝见长,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,有“诗家夫子王江宁”之誉(亦有“诗家天子王江宁”的说法)。
新晴窗日弄春妍,幌小屏深意自便。
长恨病多妨痛饮,却缘客少得安眠。
雏莺故故啼檐角,飞絮翩翩堕枕前。
欲著衣裳还嬾起,重寻残梦一悠然。
世上几时曾好古。
莼鲈一别信音疏,食指令人尽信书。不是分甘慰愁思,临渊空羡计无如。
狗子无佛性,罗睺星入命。
不是打杀人,被人打杀定。
满眼繁华莺语巧。柳丝垂、春光正好。蝶妒妖花,蜂钻劲竹,东风含笑。
幽香百种枝头缀,更堪怜、舞红堆翠。芳草池边,晚霞楼上,令人心醉。
伯夷不食周武粟,程婴可托赵氏孤。
死者复生欲无愧,受遗归妹况在予。
经营百事失本意,跬步寻常畏简书。
人闲若有不税地,判尽筋力终年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