蟋蟀催寒服,茱萸滴露房。酒巡明刻烛,篱菊暗寻芳。——李益
新月和秋露,繁星混夜霜。登高今夕事,九九是天长。——广宣
李益(约750—约830), 唐代诗人,字君虞,祖籍凉州姑臧(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),后迁河南郑州。大历四年(769)进士,初任郑县尉,久不得升迁,建中四年(783)登书判拔萃科。因仕途失意,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。以边塞诗作名世,擅长绝句,尤其工于七绝。
阖闾试剑处,灵泉湛澄静。苔花渍馀血,石色带古矿。
空山秋气寒,幽林夜光冷。月明树交壁,人静霜折绠。
古怀且当置,清景庶足领。
朝廷今日重农耕,劝募招怀有度程。四海田畴须垦辟,万箱菽粟看流行。
回公胶法不轻传,太玉知机合伴仙。
安得翠云蜚象管,书邀风月上蛮笺。
叶落千林景最宜,天教姑射露冰肌。轻明素粉初匀后,浅淡娇黄半吐时。
青女有情来慰藉,姮娥着意借嘘吹。不须驿使传消息,看尽南枝与北枝。
不复林逋起九京,空留诗卷逼人清。
如君况自鬼神助,掷地应闻金玉声。
败履人今笑东郭,奔蜂我亦愧南荣。
三千奏牍真馀事,侧耳齐廷待一鸣。
淡烟疏雨新秋。不禁愁。记得青帘江上、酒家楼。人不住。花无语。水空流。只有一双樯燕、肯相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