蟋蟀催寒服,茱萸滴露房。酒巡明刻烛,篱菊暗寻芳。——李益
新月和秋露,繁星混夜霜。登高今夕事,九九是天长。——广宣
李益(约750—约830), 唐代诗人,字君虞,祖籍凉州姑臧(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),后迁河南郑州。大历四年(769)进士,初任郑县尉,久不得升迁,建中四年(783)登书判拔萃科。因仕途失意,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。以边塞诗作名世,擅长绝句,尤其工于七绝。
视春衫、箧中半在,浥浥酒痕花露。恨桃李、如风过尽,梦里故人成雾。临颍美人,秦川公子,晚共何人语。对人家、花草池台,回首故园咫尺,未成归去。昨宵听、危弦急管,酒醒不知何处。飘泊情多,衰迟感易,无限堪怜许。似尊前眼底,红颜消几寒暑。年少风流,未谙春事,追与东风赋。待他年、君老巴山,共君听雨。
韩干画肉不画骨,騣尾萧骚倏超忽。世间凡马徒区区,笔底丹青色尤勃。
风尘澒洞心力短,世代推迁辞气讷。鹰鹜相呼可奈何,金粟堆前龙荡窟。
君居予昔至,古郓泰山隈。
钓地卢泉美,帆天钜野开。
霸思齐相竞,道感鲁儒培。
历世传微学,随时产异才。
稍穷南土胜,端为北堂来。
金错倾求砚,斑衣戏拜杯。
三春芍药国,六代凤凰台。
搜览心应惬,题评句必瑰。
暑风初缘稻,霖雨正黄梅。
江路宜珍护,鹏程积渐催。
攀柏千年黯自悲,九京心事向谁期。新题季予延陵墓,不数中郎许下碑。
震泽涛声寒雪涕,天山冢色卷云旗。江南倘有回鞍日,更与重披绝妙辞。
一上高亭日正晡,青山重叠片云无。
万年松树不知数,若个虬枝是大夫。
自入崇宁政已荒,由来治忽击毫芒。
初为御笔行中旨,渐取兵权付左珰。
玉带解来攽贵幸,珠袍脱下赐降羌。
诸公日侍钧天宴,不道流人死瘴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