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昌龄 (698— 756),字少伯,河东晋阳(今山西太原)人。盛唐著名边塞诗人,后人誉为“七绝圣手”。早年贫贱,困于农耕,年近不惑,始中进士。初任秘书省校书郎,又中博学宏辞,授汜水尉,因事贬岭南。与李白、高适、王维、王之涣、岑参等交厚。开元末返长安,改授江宁丞。被谤谪龙标尉。安史乱起,为刺史闾丘所杀。其诗以七绝见长,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,有“诗家夫子王江宁”之誉(亦有“诗家天子王江宁”的说法)。
东皋结亭子,平远眺南陌。映窗植修篁,四面绕松柏。
阴晴作明晦,时有云气积。以此名归云,诗酒酬佳日。
王子沈幽士,微吟好独立。林君自潇洒,徙倚多风格。
任生称善书,挥驰满东壁。张老方外人,叔白之琴客。
无闲雪与月,亦复昼连夕。一去百越游,十载遂绝迹。
归来寻旧欢,诸君皆安适。松竹尽剪伐,栋宇亦倾侧。
稍复理荒秽,渐次事修葺。佳木会重栽,斯人宁再集?
更名为感旧,与尔抱长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