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南分与亲情别,不料与君床并头。
为我远来休怅望,折君灾难是通州。
京城每与闲人别,犹自伤心与白头。
今日别君心更苦,别君缘是在通州。
万里尚能来远道,一程那忍便分头。
鸟笼猿槛君应会,十步向前非我州。
来时见我江南岸,今日送君江上头。
别后料添新梦寐,虎惊蛇伏是通州。
闻君欲去潜销骨,一夜暗添新白头。
明朝别后应肠断,独棹破船归到州。
元稹(779年-831年,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),字微之,别字威明,唐洛阳人(今河南洛阳)。父元宽,母郑氏。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,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。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“新乐府”。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“元白”。
古台百尺生野蒿,昔谁筑此当涂高。上有三千金步摇,满陵寒柏围凤绡。
西飞燕子东伯劳,尘间泉下路迢迢。龙帐银筝紫檀槽,怨入漳河翻夜涛。
人生过眼草上露,白骨何由见歌舞。独不念汉家长陵一抔土,玉柙珠襦锁秋雨。
相逢应是澹忘机,坐憩松阴傍钓矶。说尽人间多少事,不知谁是更谁非。
夜久群动息,巡檐尚何观。庭空叶忽坠,琤若摧琅玕。
芒寒星彩动,霜气尤瀰漫。谁知太虚中,运此宝月团。
须臾一雁叫,飞下溪流滩。
宿酲微倦,又鞭丝低拂,草头晞露。牛背村童相借问,云是刘伶之墓。
一颂空传,长埋终此,落叶飘乾土。酒难重到,锦囊消受奇句。
应是遗恨生前,衔杯未足,冷荒墩谁诉。寄语闺人休苦谏,我亦醉中寻趣。
风物东吴,黄柑紫蟹,缸面清香度。玉骢归近,糟床及早勤注。
欲归未得怅空囊,儿女相思泪数行。苦忆寝门双白鬓,朝朝扶杖倚闾望。
卿仕在关东,林居思不穷。朝衣挂壁上,厩马放田中。
隅坐唯禅子,随行只药童。砌莎留宿露,庭竹出清风。
浓翠生苔点,辛香发桂丛。莲池伊水入,石径远山通。
愚者心还静,高人迹自同。无能相近住,终日羡邻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