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鹤在深水,置鱼在高枝。升沉或异势,同谓非所宜。
君为邑中吏,皎皎鸾凤姿。顾我何为者,翻侍白玉墀。
昔作芸香侣,三载不暂离。逮兹忽相失,旦夕梦魂思。
崔嵬骊山顶,宫树遥参差。只得两相望,不得长相随。
多君岁寒意,裁作秋兴诗。上言风尘苦,下言时节移。
官家事拘束,安得携手期。愿为云与雨,会合天之垂。
元稹(779年-831年,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),字微之,别字威明,唐洛阳人(今河南洛阳)。父元宽,母郑氏。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,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。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“新乐府”。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“元白”。
渺渺孤帆去几程,悠悠天际望湓城。一身避乱辞乡国,千里相思隔弟兄。
猿叫匡庐寒暮色,雁过彭蠡带秋声。江湖此去方漂泊,肠断风尘远别情。
又别太行去,征衫浥泪班。仙游在北岳,骚兴满西山。
世换碧如古,云收意似閒。
春工殚巧万花丛,晚见昭仪擅汉宫。可惜芳时天不借,三更雨歇五更风。
湛露收青汉,云韶出紫宸。颁来一统历,散去万家春。
宣室重禧肇,明堂受命新。世臣唯饱饭,常作太平人。
长怀际天渊,短怀在眉睫。吾门起典午,台徙今五叶。
中原气象属,前辈风流接。柰何不竟书,而欲事作业。
感此怀短长,赋诗写胸胁。
谁道边城景物凄,三更斜月早闻鸡。光连古戍摇河影,寒逐清霜入马蹄。
龙虎台高秋色迥,军都山晓曙云齐。天公有意怜行役,雨洗征尘路不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