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住最高处,千家恒眼前。题诗饮酒后,只对诸峰眠。
岑参(约715-770年),唐代边塞诗人,南阳人,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,后徙居江陵。[1-2] 岑参早岁孤贫,从兄就读,遍览史籍。唐玄宗天宝三载(744年)进士,初为率府兵曹参军。后两次从军边塞,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;天宝末年,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,为其幕府判官。代宗时,曾官嘉州刺史(今四川乐山),世称“岑嘉州”。大历五年(770年)卒于成都。
亭亭百尺栋梁身,寂寞云根与涧滨。
寒冒雪霜宁是病,静期风月不须春。
萧萧远韵和于乐,密密清阴意在人。
高节直心时勿伐,千秋为石乃知神。
百金留一书,我心胡不喜。
自朝至日暝,耽玩无穷已。
复惭文未老,年既三十四。
更后四十年,未必办兹事。
艳色倾前席,高歌度远楹。
羞多时掩面,娇重未成声。
浅按红牙拍,轻和宝钿筝。
周郎知误处,众里最多情。
山拥垣墙,水满溪塘。几人家、篱落斜阳。又还夏也,一霎人忙。
正稻分畦,蚕卸簇,麦登场。
老子徜徉,閒日偏长,鬓鬔松、只管寻凉。绿阴何处,旋旋移床。
有道边槐,门外柳,舍南桑。
西眺王屋山,日夕青峨峨。上有冲漠人,开关对松萝。
偶来广成子,所交不贵多。晨兴掬流泉,举首餐明霞。
灵鸟从空来,阶前啄松花。鸟性会吾意,逍遥共山阿。
寄言寻真者,何必穷天涯。
驱驰欣暂息,清坐感馀春。细雨偏宜草,疏帘不隔尘。
山禽时引子,庭鹤晚随人。几负林泉约,空嗟头上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