乘兴忽相招,僧房暮与朝。雪融双树湿,沙闇一灯烧。
竹外山低塔,藤间院隔桥。归家如欲懒,俗虑向来销。
岑参(约715-770年),唐代边塞诗人,南阳人,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,后徙居江陵。[1-2] 岑参早岁孤贫,从兄就读,遍览史籍。唐玄宗天宝三载(744年)进士,初为率府兵曹参军。后两次从军边塞,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;天宝末年,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,为其幕府判官。代宗时,曾官嘉州刺史(今四川乐山),世称“岑嘉州”。大历五年(770年)卒于成都。
去城二十五里近,天与隔尽俗子尘。
春蛙秋蝇不到耳,夏凉冬暖总宜人。
岩中清磬僧定起,洞口绿树仙家春。
惜哉次山世未显,不得雄文鑱翠珉。
江上何人吹玉笛,水浅沙寒龙夜泣。鲛人水底织冰绡,洒泪成珠凉月湿。
丈夫有泪不须洒,我已挂帆君上马。悠悠回首各西东,唯见溪西捕鱼者。
闽关一片月,太行一片云。雁书远寄隔山岳,云飞月明多忆君。
王母阶前种几株,水精帘外看如无。
只应汉武金盘上,泻得珊珊白露珠。
晚家南山陲,独卧西涧草。牛羊所不践,樵伐非故道。
叶落秋蛾稀,苔滋候虫少。烟消夕阳下,林薄淡如扫。
十里清风一饷间,片帆真欲解人颜。
林家庄近闻鹅鸭,船到阊门尽未关。
身如倦鸟欲归去,盟与白鸥真复寒。更把后湖风月句,着官仍对吏书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