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安交游者,贫富各有徒。亲朋相过时,亦各有以娱。
陋室有文史,高门有笙竽。何能辨荣悴,且欲分贤愚。
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
元柳搜奇□□□,□□□□□诗传。
眼看岩□□□□,□□□明却有天。
溜□□□□□□,□藤穿壁鏁晴□。
□□□□□□古,望断飞鸿飞照边。
计偕当日此攀跻,曾有狂词岭上题。治策山河成漫语,千峰秋色夕阳西。
一鹤东飞过沧海,放心散漫知何在。仙人浩歌望我来,
应攀玉树长相待。尧舜之事不足惊,自馀嚣嚣直可轻。
巨鳌莫戴三山去,我欲蓬莱顶上行。
石楼云卧对江城,城角吟霜永夜清。料得南枝正愁绝,不堪闻此断肠声。
绣轭香鞯夜不归,少年争惜最红枝。
东风一阵黄昏雨,又到繁华梦觉时。
池岛清阴里,无人泛酒船。山蜩金奏响,荷露水精圆。
静胜朝还暮,幽观白已玄。家林正如此,何事赋归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