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
厥哉南闽贼,远冒明王师。军声动白日,淮海相逶迤。
群县务驰逐,民庶日何疲。兵车恣横决,帷箔不可支。
岂知阳春日,坚冰乃相随。我闻行师要,爱须威克之。
马嘶不敢骄,况尔部下为。天子有休命,借问大将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