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
向来风前见桃李,今日纷纷落风尾。
老人於花亦何有,不用天公事嗔喜。
漫天高跨风力长,更飞急雨湔余香。
雪儿歌底踏舞马,燕子泥边随滥觞。
明妆皎皎争前列,触手还羞疑不洁。
芳菲已断阳台梦,只有消烦嚼冰雪。
明年祢应花更奇,岂无方略留春辉。
欲作短章凭阿素,只待西邻之子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