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去日渐迟,庭空草偏长。馀英间初实,雪絮萦蛛网。
好鸟多息阴,新篁已成响。帘开斜照入,树褭游丝上。
绝迹念物闲,良时契心赏。单衣颇新绰,虚室复清敞。
置酒奉亲宾,树萱自怡养。笑倚连枝花,恭扶瑞藤杖。
步屟恣优游,望山多气象。云叶遥卷舒,风裾动萧爽。
簪缨固烦杂,江海徒浩荡。野马笼赤霄,无由负羁鞅。
元稹(779年-831年,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),字微之,别字威明,唐洛阳人(今河南洛阳)。父元宽,母郑氏。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,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。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“新乐府”。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“元白”。
閒倚胡床,庾公楼外峰千朵。与谁同坐。明月清风我。
别乘一来,有唱应须和。还知么。自从添个。风月平分破。
泥黦棕鞋雨垫巾,闲游又送一年春。
长歌聊对圣贤酒,羸病极知朝暮人。
废堞荒郊闲吊古,朱樱青杏正尝新。
桃源自爱山川美,未必当时是避秦。
林中有奇石,仿佛兽潜行。乍似依岩桂,还疑食野苹。
茸长绿藓映,斑细紫苔生。不是见羁者,何劳如顿缨。
大帝资阴德,吾皇仰母慈。
盛仪犹浣服,新乐在含饴。
玉册将增庆,椒庭遽共悲。
忧勤终损寿,天道果难知。
盛时调玉烛,佳节灿华灯。
象纬当黄道,鳌峰拥帝京。
金莲春放早,宝月夜同明。
圣寿天长久,讴歌乐太平。
遥瞻车马下林丘,抱病文园可自由。灯转三更人寂寂,门悬午日夏悠悠。
骤雷催雨乍倾谷,帘燕将雏半语楼。寤寐江亭思共榻,欲沿洲渚数轻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