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阳城外清明节,百花寥落梨花发。
今日相逢瘴海头,共惊烂漫开正月。
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
历历三时况,如陈《七月》篇。秋云青甸里,春雨绿畴边。
圣政先无逸,皇心重有年。孜孜宵{口干}意,总向画图传。
亭亭山上松,瑟瑟谷中风。风声一何盛,松枝一何劲。
冰霜正惨凄,终岁常端正。岂不罹凝寒,松柏有本性。
檐前朝暮雨添花,八十真僧饭一麻。入定几时将出定,不知巢燕污袈裟。
回顾灞陵上。
北指邯郸道。
短衣妾不伤。
南山为君老。
晴日张帆意自新,雨中牵埭力犹辛。垂杨不断怀终古,白鸟相烦谢有神。
土垄时逢烧甓地,客嘲真作嗅烟人。腾腾枉自超江海,未识风轮胜火轮。
城郭人家岁寒木,桧柏森森映华屋。
青松介僻不入城,野性特嫌尘土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