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
增旧观,旧观已云美。栋宇未翚飞,贤侯为兴起。昔时兮清赏,昔日兮清文。
挥弦兮归雁,隐几兮浮云。八篇合绮丽,万古垂芳芬。
鹤归城郭幸未改,人去典型犹得闻。风流兮代变,城隅兮势逼。
故迹兮溪山,灵祠兮门阈。凑香火于庶繁,局宇宙于褊侧。
惜经度于无地,厌往来于如织。重旧贯于改作,付流年于未极。
负吟咏之高名,起登眺之太息。侯至怀古贤,民乐值丰年。
谋始规模壮,竞辰旌旆迁。落成駴不日,面势快瞻前。
昔人应有待,神交臭兰茝。泪碑忽已新,革带俨如在。
当时屈望郎,此意属真宰。楼高兮山远,野旷兮水长。
冥冥兮鸿翼,渺渺兮鸥行。客至有永日,诗成无短章。
见闻靡不逮,名实非自彰。隆昌七百载,作者永相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