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
淡宕试镫风,历乱催花鼓。盼春春已来,淑气盎亭午。
南荣坐故人,清襟散蘅杜。瓶卉香细浮,幽禽屡窥户。
对此景物和,欢言酌芳醑。笋韭愧粗供,厨乏络秀女。
笑语粲烛花,暖意尊前煦。惟兹文字交,便拟醉乡侣。
中覆暗自欣,战拇纷难数。百斛亦何辞,独醒真徒苦。
婵娟月满帘,掩映色殊妩。工巷联臂歌,往来同织组。
试教影吟三,未许更催五。狂思买良宵,那辨金如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