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
惜分飞、燕支塞远,十年征戍凄绝。乌丝累幅盘中寄,锦字织来难灭。
生死别。问底事、天公铸错人间铁。芳心百结。便放得金鸡,重圆破镜,对影恐华发。
枫亭路,流水声声似咽。吟魂何处飞越。春莺多事频饶舌,惊散梦中胡蝶。
千百折。算此恨、逢人怎便分明说。书藏莫泄。有无限愁衷,银笺渍透,字与泪成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