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人仙在沧海湄,双毫出耳绿丝垂。瑶池西赴白云宴,丹山远借青鸾骑。
香云红淡春光染,天风吹旌霞飐飐。晓过扶桑水一泓,下视中州尘九点。
蟠桃初熟甘露瓜,对持斗柄泛流霞。妄向秋空举金掌,茂陵衰草令人嗟。
(1007—1091)应天宋城人,字安道,号乐全居士。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,复中贤良方正科。历知昆山县,通判睦州。西夏入犯,上平戎十策。历知谏院,论建甚多,主与西夏讲和。累进翰林学士,拜御史中丞,改三司使。出知数州府。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。神宗即位,拜参知政事,反对任用王安石,极论新法之害。以太子少师致仕。既告老,而论事益切,于用兵、起狱尤反复言之。卒谥文定。有《乐全集》。
阴虫思衰草,羁雌啼空林。盛秋授寒服,独夜捣清砧。
影孤随月瘦,肌薄怯霜侵。平生托义分,梦想在容音。
山头怜化石,陌上重辞金。安得两黄鹄,因之传此心。
舍东脩竹密如栉,一日洗净清风来。脱巾解带坐寒碧,置觞露饮始此回。
平林远霭开图画,西望群山如过马。诗翁意落帆影外,孤村结庐对潇洒。
百年奇事笑谈成,向来无此苍龙声。闲身一笑直钱万,剜粉劖青留姓名。
来时梅萼粘残雪,归日桃花簇绛罗。农事不妨河事了,齐声连路踏春歌。
黑纱方帽君边得,称对山前坐竹床。
唯恐被人偷剪样,不曾闲戴出书堂。
金庭隔尘耸,玉柱插天浮。
石古不知岁,溪虚长欲秋。
绣重红错翠,锦簇阁兼楼。
望里三州远,吟边松月留。
临河闻返驾,高第乃南浮。行径无芳躅,松楸馀故丘。
山川良不改,吾道日悠悠。谁怜卑薄地,千古有麟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