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辟明堂见帝轩,此时宁得恋丘园。程文懒谒春官氏,决策思干法扆尊。
千古声名传鹗表,四方豪俊望龙门。若趋丹陛承清问,何以酬知或敢言。
(1007—1091)应天宋城人,字安道,号乐全居士。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,复中贤良方正科。历知昆山县,通判睦州。西夏入犯,上平戎十策。历知谏院,论建甚多,主与西夏讲和。累进翰林学士,拜御史中丞,改三司使。出知数州府。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。神宗即位,拜参知政事,反对任用王安石,极论新法之害。以太子少师致仕。既告老,而论事益切,于用兵、起狱尤反复言之。卒谥文定。有《乐全集》。
人日过三日,元宵便五宵。共言今日好生朝。皓月光辉,香动玉梅梢。谢女工飞絮,周郎待小乔。年年灯下醉金蕉。鬓影苍球,金缕细鹅毛。
东曹居第冷如冰,共喜公来聚德星。诸老入门时秉烛,晚生投谒亦分庭。
高才司马休归洛,白首侯芭愿执经。惭愧浅才同甔石,临岐犹拟挹沧溟。
到此家乡近,一时怀抱开。滩随山势尽,人逐雁声来。
回首西湖隔,关心白发催。明朝过大庾,应见岭头梅。
宏才茂学兼多艺,闺阁应传绝代名。若使斯人今尚在,不辞苍鬓拜先生。
槛外花无语,云边鸟自归。月痕依树淡,山影到窗微。
酒得醒时趣,诗寻静者机。高轩漫过访,容易扣柴扉。
四海无家一道人,云山未肯便安身。冷泉亭畔腰包去,芝草峰边更问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