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007—1091)应天宋城人,字安道,号乐全居士。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,复中贤良方正科。历知昆山县,通判睦州。西夏入犯,上平戎十策。历知谏院,论建甚多,主与西夏讲和。累进翰林学士,拜御史中丞,改三司使。出知数州府。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。神宗即位,拜参知政事,反对任用王安石,极论新法之害。以太子少师致仕。既告老,而论事益切,于用兵、起狱尤反复言之。卒谥文定。有《乐全集》。
郡斋退食复何为,纵目西亭景物奇。叠嶂雨馀泉眼出,澄潭风静钓丝垂。
城临古戍寒芜阔,路转荒村野彴危。几处唱歌闻白纻,谁家酤酒见青旗。
蝶随游妓穿花径,犬吠行人隔槿篱。桃李成蹊春尽后,鱼盐为市日中时。
桑麻万顷晴氛散,丝竹千门夕照移。吟际岭云飞冉冉,望中垄麦秀离离。
烟迷乔木莺迁早,水满芳塘鹭下迟。鹤盖翩然肯相顾,主人终宴岂知疲。
金风成阵。正蓼岸水香,芦渚烟净。遥见重岚似染,澄波如镜。
新凉透向单纨早,问流光、木犀香近。露浮莲薏,云沈菰米,一番深靓。
畅好是、冰轮渐映。恰宝相空明,纤尘都尽。篱角秋声,摵摵更添蛩韵。
年时记得携幽侣,擘涛笺墨华痕沁。谁知此日,朱旗画戟,未输清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