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严昔向沩山住,只作田翁学牧牛。路绝纤尘宁见迹,野无寸草漫回头。
晴天任去云作伴,露地閒眠夜不收。却问清居真了未,树边蓑笠为谁留。
(1007—1091)应天宋城人,字安道,号乐全居士。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,复中贤良方正科。历知昆山县,通判睦州。西夏入犯,上平戎十策。历知谏院,论建甚多,主与西夏讲和。累进翰林学士,拜御史中丞,改三司使。出知数州府。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。神宗即位,拜参知政事,反对任用王安石,极论新法之害。以太子少师致仕。既告老,而论事益切,于用兵、起狱尤反复言之。卒谥文定。有《乐全集》。
暖雪柔芳出锦除,怪来蜂蝶尽揶揄。晨妆未散垂垂粉,晚泪初匀簌簌珠。
愁对峭风时欲语,梦回残月意同孤。莫言零落无人问,自有冰心在玉壶。
残镫耿犹照,凉气入虚幌。萧条风雨至,飒沓遍空响。
晨起碧柯湿,微曦淡初上。衡门希来踪,心与孤云往。
所思在江湖,烟蓑钓菰蒋。
东郊青土尚崔嵬,疑是巴王築此台。
回首当时歌舞地,六宫今尽没黄埃。
汗血炎方七见春,又随残月渡江津。
行藏莫遣沙鸥识,一片浮云是此身。
神清骨亦癯,雅称手中锡。一笑入千山,藏身没踪迹。
缺月尚中天,残星落落悬。露寒蛙不噪,草暗蝶犹眠。
病怯春衣减,行妨野水连。老农乘雨过,相并理畬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