溪堂月榭几分杯,暂住三峰约便回。斋榻忽留青竹去,庭除不待玉棺来。
人间如幻宁同恨,天上修文亦用才。碧秀烟云无限好,此生勿复望崔嵬。
(1007—1091)应天宋城人,字安道,号乐全居士。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,复中贤良方正科。历知昆山县,通判睦州。西夏入犯,上平戎十策。历知谏院,论建甚多,主与西夏讲和。累进翰林学士,拜御史中丞,改三司使。出知数州府。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。神宗即位,拜参知政事,反对任用王安石,极论新法之害。以太子少师致仕。既告老,而论事益切,于用兵、起狱尤反复言之。卒谥文定。有《乐全集》。
举世同逆旅,此身那拙谋。趣营容膝地,适似种瓜侯。
药饵扶多病,躬耕强隐忧。弹冠仍应客,车马肯淹留。
平生南涧古遗民,初度招呼我辈人。每听谑谈须绝倒,极知老气政轮囷。
杯盘满坐添灯火,儿女成行劝主宾。但愿吾侪似梅柳,年年相见一回新。
紫塞连年戍,黄砂碛路穷。故人今夜宿,见月石楼中。
昔年留建业,授馆厕嘉宾。忝窃惭高位,淹留有故人。
相逢青鬓在,谁信白头新。晚岁良田熟,东阿岂漫云。
鸟道千盘压翠微,中峰突兀锁烟霏。天风两袖扪萝上,不道金丹白日飞。
纵迹初逢墨妙堂,残碑曾识旧文章。湖光亦似投书浦,诗格何如奉礼郎。
广院槐芬蝉语寂,满江秋色鹤程长。谁能更学东方朔,折桂门前奉一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