踏青原上饮,祓禊水边歌。佳节相连好,游人一倍多。
(1007—1091)应天宋城人,字安道,号乐全居士。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,复中贤良方正科。历知昆山县,通判睦州。西夏入犯,上平戎十策。历知谏院,论建甚多,主与西夏讲和。累进翰林学士,拜御史中丞,改三司使。出知数州府。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。神宗即位,拜参知政事,反对任用王安石,极论新法之害。以太子少师致仕。既告老,而论事益切,于用兵、起狱尤反复言之。卒谥文定。有《乐全集》。
瘦缠金锁惹朱楼,一别巫山树几秋。寒想蜀门清露滴,暖怀湘岸白云流。罢抛檐果沉僧井,休拗崖冰溅客舟。啼过三声应有泪,画堂深不彻王侯。
何处春偏胜,江门自好风。酒旗斜路口,花信短墙东。
多病一居士,双鬟二小童。题诗嵩雒去,可是白家翁。
忆探西溪梅,曾饮余杭酒。白鹿天半鸣,今复为谁有。
我归老母旁,此乐胜丹房。东园桃已熟,齿落犹能尝。
岂必王母遗,聊可佐壶觞。风吹白云来,时带溪花香。
庭前长瑶草,呼儿饭牛羊。
喜作闲人得出城,南溪两月逐君行。
忽闻新命须归去,一夜船中语到明。
横枝当案雪未融,夜窗印月影若空。
人怜太瘦不奈冷,自抱纲独无愁容。
春风杂花岂不好,一知难与孤芳同。
宁来作伴管城子,静炷沉水听号松。
十四叠兮伤同心,蚤年种树晚思阴。誓输筋力康济毕,悬车息马还中林。
柴荆不远数来往,儿孙更抱开长襟。虞渊白日忽舍去,使我无意于冠簪,魂兮托梦时相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