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007—1091)应天宋城人,字安道,号乐全居士。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,复中贤良方正科。历知昆山县,通判睦州。西夏入犯,上平戎十策。历知谏院,论建甚多,主与西夏讲和。累进翰林学士,拜御史中丞,改三司使。出知数州府。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。神宗即位,拜参知政事,反对任用王安石,极论新法之害。以太子少师致仕。既告老,而论事益切,于用兵、起狱尤反复言之。卒谥文定。有《乐全集》。
得尔逃名者,今辰又少林。山高杨柳细,路险薜萝深。
古塔已凋翠,祗园曾布金。谈经群鸟下,听法一龙吟。
舍利光难灭,菩提迹岂沉。空虚能悟性,情净不依心。
云竹窥禅相,风皇度梵音。僧来看果结,酒至对蒲斟。
世事形骸苦,浮生日夜侵。慈航如可渡,同此谢朝簪。
平泉今再见,市隐避尘哗。小艇招明月,危楼枕落霞。
园蔬欹露摘,溪水夹堤斜。寒意来朝减,山桃已作花。
落霞明夕照,倒影定王台。清磬隔花远,霜钟渡水来。
涧松寒滴翠,石笋润生苔。生计谁相问,疏狂毕卓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