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尘三尺险,中有是非波。
(1007—1091)应天宋城人,字安道,号乐全居士。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,复中贤良方正科。历知昆山县,通判睦州。西夏入犯,上平戎十策。历知谏院,论建甚多,主与西夏讲和。累进翰林学士,拜御史中丞,改三司使。出知数州府。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。神宗即位,拜参知政事,反对任用王安石,极论新法之害。以太子少师致仕。既告老,而论事益切,于用兵、起狱尤反复言之。卒谥文定。有《乐全集》。
春入桃园日正迟,怀人何以慰朝饥。自怜官事冥烦日,却是诗人得句时。
新罗松实剖芳鲜,亲把朝饥疗偓佺。尚带灵芸香唾湿,定劳钩弋玉纤妍。
小姑却讶晨馐早,雏婢空猜夙嗜偏。偷递袖中银合子,佯佯走过镜台前。
一身唯在道,清苦独知君。
世路终成别,山光不共分。
晚天寒欲雨,春树夜生云。
此去他乡寺,猿声各自闻。
一读斯文泪泻襟,摩天直气万千寻。
知君不独悲忠义,又有兼忧天下心。
在巷愧无颜子志,过庐难称魏公心。
望尘不敢希潘岳,云满南山雪满簪。
错落万顷田,潺湲百丈泉。山人日秉耒,饱饭对山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