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号熙熙倚半空,新秋景好与春同。朱衣吏列登临处,百二山河一望中。
(960—1020)陕州陕县人,字仲先,号草堂居士。不求仕进,自筑草堂,弹琴赋诗其中。真宗大中祥符四年,帝祀汾阴,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,上表以病辞,诏州县常加存抚。与王旦、寇准友善,常往来酬唱。为诗精苦,有唐人风格,多警策句。有《东观集》、《草堂集》。
烽火惊心岁几回,江花溅泪向人开。韶光薄幸春如寄,芳草无言客又来。
岂有间情吟芍药,更无清梦到瑶台。浮家泛宅知何处,烟水茫茫极可哀。
海棠妍媚露桃红,高卧遥知锦绣中。欲问何时渡江去,看花准拟趁春风。
里社婆婆五六年,戍瓜催促上舲船。
官情得似交情好,去意其如别意牵。
怅别都门酒,轺车入夜行。疏星带远塞,斜月傍孤城。
寒重人无语,风高马乱鸣。遥思传采胜,转觉客心惊。
秋蛩啼草垣,林叶下茅屋。北窗夜篝灯,凉飙扇修竹。
幽人自履坦,常咏往贤录。更残石泉鸣,月落霜烟绿。
冥搜别有怀,岂为干千斛。
边臣复套谏书稀,天子纶音诏弼违。三正欢传宸断是,千官应悟众言非。
青霄日暖黄金殿,紫塞春从碧玉扉。从此华夷歌圣泽,五云长拥六龙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