谪官谁更恨蹉跎,回视浮云亦几何。虽向士林为覆辙,却于言路得馀波。
当年志气消磨少,晚岁光阴赋咏多。每阅尘编无愧赧,此生应不负丘轲。
(1027—1103)成都人,字元钧,号净德。仁宗皇祐间进士。神宗熙宁三年举制科,对策枚数王安石新法之过,出通判蜀州。哲宗元祐初,擢殿中侍御史,首上邪正之辨,劾新党蔡确、韩缜、张璪、章惇等。累迁中书舍人,进给事中。哲宗亲政,知陈州。坐元祐党夺职,责衡州居住。徽宗立,复集贤殿修撰、知梓州,致仕。有《净德集》。
客路归时西似烟,归来还近菊花天。
寸心不到青云上,一事难成白发前。
风外松声如昨夕,竹间梅蕊接新年。
閒来得句频相送,自有高人住屋边。
新竹多垂箨,高花正满林。云萝穿屈曲,苔径入幽深。
翠积丛茅暗,青交杂树阴。剧便新结构,端称读书心。
何妨结屋清溪上,领取琅玕万个风。淇澳有诗生笔底,渭川佳境在胸中。
月明沙净摇疏影,雨过波深长旧丛。借问箨龙今几尺,会逢雷震啸长空。
口云忽上征,檐庑如翚翅。
横经就一隅,负笈来千里。
止同矍相圃,口类公口市。
静听弦诵声,杳在层峦里。
闲把罗衣泣凤凰,先朝曾教舞霓裳。
春来却羡庭花落,得逐晴风出禁墙。
流水君恩共不回,杏花争忍扫成堆。
残春未必多烟雨,泪滴闲阶长绿苔。
应尽须尽,没宁存顺。朝闻夕可,三复斯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