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年佛迹留于此,屈指山门皆所无。今日清诗重褒述,禅林又复有犀渠。
(1027—1103)成都人,字元钧,号净德。仁宗皇祐间进士。神宗熙宁三年举制科,对策枚数王安石新法之过,出通判蜀州。哲宗元祐初,擢殿中侍御史,首上邪正之辨,劾新党蔡确、韩缜、张璪、章惇等。累迁中书舍人,进给事中。哲宗亲政,知陈州。坐元祐党夺职,责衡州居住。徽宗立,复集贤殿修撰、知梓州,致仕。有《净德集》。
晓行重湖上,旭日青林半。
雾露寒未除,凫翳静初散。
夤缘际余景,闪倏多遗玩。
会心乍有得,抚己还成叹。
夙予丹霞约,久兹芳洲畔。
独往愿易违,离居岁方换。
沙暄芷芽动,春远川华乱。
存期乃寂寞,取适岂烂漫。
小隐倘见招,渔樵共昏旦。
灯下书生山月斜,夜深清梦到梅花。树头黄鸟阳春巷,屋角青云孝弟家。
自古人情多玉石,即今世事几龙蛇。我来樽酒论骚雅,帘捲中庭驻落霞。
出山成北首,重去结茅庐。移石修废井,扫龛盛旧书。
开田留杏树,分洞与僧居。长在幽峰里,樵人见亦疏。
数掠马陵尾,右顾骆马湖。马饮河腹满,有时吐其余。
减水坝在下,出内河之梳。亦如梳马毛,其行自卷舒。
六塘亦近之,通漕供仓储。赋艘来东南,水柜佐转输。
侧闻庙堂上,刻石宏远谟。此诚关国计,制用耕畜初。
粒粒岂易致,守谷夷吾书。古人防菜色,亦有非常虞。
运之川则利,藏之仓勿疏。
有四宜休七不堪,岂容华皓尚痴贪。
固难唐突耆英社,尚可追攀老学庵。
酷嗜蟹螯聊自酌,高悬麈尾共谁谈。
吾闻多寿常多辱,伯始何须饮菊潭。
丹桂何堪急雨催,清香不肯逐蒿莱。
却庆念我轻年待,借得余霞为再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