友人江顺德连日留饮分韵赋诗得日字操笔立成

峰兹秋翠稼,禾黍晚露湿。

虽然诗兴多,其奈归情急。

清逼蓼花风,热薄桐阴日。

社酒欲娱亲,岂不怀宴集。

汪炎昶

汪炎昶(一二六一~一三三八),字懋远,婺源(今属江西)人。幼励志力学,受学于孙嵩,得程朱性理之要。宋亡,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,名其所居为雪瓷,自号古逸民,学者称古逸先生。元惠宗至元四年卒,年七十八。有《古逸民先生集》二卷。事见本集附录《汪古逸民先生行状》。 汪炎昶诗,以《宛委别藏》本为底本,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。

猜你喜欢

万壑千岩非浪闻,十峰双涧不须论。

袈裟旋化空王服,宫殿曾招帝子魂。

山向马头回禹穴,溪分燕尾入云门。

秋行既了登临愿,草草题诗对绿尊。

霜落石林江气清,隔江犹见暮山横。

个中只欠崔夫子,满帽秋风信马行。

广莫戒寒,玄英启谢。感彼时变,悲此物化。独步闲朝,哀叹静夜。

德非颜原,屡空蓬舍。轻服御冬,蓝褐当夏。正未墨突,逝将命驾。

幸赖吾贤,少以慰藉。

顾瞻中宇,一朝分崩。天网既紊,浮鲵横腾。运首北眷,邈哉华恒。

虽欲凌翥,矫翮靡登。俯惧潜机,仰虑飞罾。惟其崄哀,难辛备曾。

庶睎河清,混焉未澄。

自我徂迁,周之阳月。乱离方焮,忧虞匪歇。四极虽遥,息驾靡脱。

愿言齐衡,庶几契阔。虽云暗投,圭璋特达。绵驹之变,何有胡越。

子固乔楚,我伊罗葛。无贵香明,终自㵶渴。未若遗荣,閟情丘壑。

逍游永年,抽簪收发。

听到人间宁戚歌,马周无病谢常何。江边野艇眠依竹,日出东山催着蓑。

自古或由诗入相,如公真有口悬河。山楼尽日同挥盏,花落黏樽晚更多。

桐花欲开时,群噣争哺儿。

但求黄口饫,焉问丹穴饥。

常山有四鸟,将飞昔已悲。

中间忽殒逝,岂得安其枝。

一饮必屡顾,每啄必迟迟。

今朝竟矫翼,去向江之湄。

衔芹不自食,欲遗孤与雌。

此义实已重,莫为枭所嗤。

世俗多嫌忌,我胡为此诗。

此诗美孝悌,持赠杜挺之。

曲径旁蹊,三百六十,门门不同。若泥在一身,终须着物,离于形体,又属顽空。无有兼行,如何下手,两下俱捐理不通。修真士,若不知玄窍,徒尔劳工。些儿妙处难穷。亲见了、方能达本宗。况听之不闻,搏之不得,观之似有,觅又无踪。个个见成,人人不识,我把天机泄与公。玄关窍,与虚无造化,总在当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