峰兹秋翠稼,禾黍晚露湿。
虽然诗兴多,其奈归情急。
清逼蓼花风,热薄桐阴日。
社酒欲娱亲,岂不怀宴集。
汪炎昶(一二六一~一三三八),字懋远,婺源(今属江西)人。幼励志力学,受学于孙嵩,得程朱性理之要。宋亡,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,名其所居为雪瓷,自号古逸民,学者称古逸先生。元惠宗至元四年卒,年七十八。有《古逸民先生集》二卷。事见本集附录《汪古逸民先生行状》。 汪炎昶诗,以《宛委别藏》本为底本,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。
殊方喜及固阴消,积雪层冰意亦聊。就日稍欣南极永,观云尚恨帝乡遥。
闭关自信天心复,吹律应知玉琯调。留滞能无越乡恋,甘泉受计万神朝。
宁知木匪石,又知石匪心。不二者谁子,忘言亘古今。
翠壁高万仞,芙蓉摇太清。绝顶开瑶池,玉波常自盈。
咫尺日月华,银河与之并。锦鲤汉间游,荷花天上生。
春风石髓流仙岛,红颜服之不凋老。我欲扬舲访蔡经,紫冥同拾金光草。
久归从事麦,非留故吏钱。柳栽今尚在,棠阴君讵怜。
南地随缘久,东林几岁空。暮山门独掩,春草路难通。
作梵连松韵,焚香入桂丛。唯将旧瓶钵,却寄白云中。
疏花早不奈香何,三叠琼葩底用多。
最是动人情意处,黄梅已老未逢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