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027—1103)成都人,字元钧,号净德。仁宗皇祐间进士。神宗熙宁三年举制科,对策枚数王安石新法之过,出通判蜀州。哲宗元祐初,擢殿中侍御史,首上邪正之辨,劾新党蔡确、韩缜、张璪、章惇等。累迁中书舍人,进给事中。哲宗亲政,知陈州。坐元祐党夺职,责衡州居住。徽宗立,复集贤殿修撰、知梓州,致仕。有《净德集》。
桃杏匆匆都过却。海棠帘外,又破胭脂萼。整日风欺和雨掠。
无情最是天公虐。
况复绿窗人作恶。客去天涯,何处堪栖托。野店残灯村酿薄。
征衫湿透难温著。
隐隐空山中,有花名苦竹。其香也淡然,其色不夺目。
未同日争光,难与风相逐。雨露非所思,立身殊局促。
悠悠春复秋,终老在幽谷。岂曰心志低,乃是远流俗。
云深绝尘埃,悲风动山麓。天籁时一鸣,平生愿已足。
复闻瑶台前,撩眼花簇簇。插上美人头,光彩照车毂。
可怜失根荄,回首忽污渎。
携尊欲上层楼,曲廊深掩疑无路。那知姑射,词人三四,居然占据。
我自消闲,随缘最好,何劳相妒。只荒凉池馆,衰菱坏芰,也算得、赏心处。
经过重重殿宇。好一似、梦中曾住。几丝垂柳,几竿修竹,扶苏如故。
五十三参,逢僧一笑,拈花顿悟。羡蒲团坐破,壶天小隐,暂游仙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