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仲生能乐志,夷吾性善养。恣任总勿阏,道林胡偃仰。
名都富雄第,山池半邑党。崇丽摩浮云,琼筵日弘敞。
水陆穷罗羞,歌钟沸繁响。妙伎逾二肆,游童列弥广。
毕性声色中,麟台进功赏。
飞来一纸。道移住留溪,遣怀赋此。秋雨潇潇,秋风淅淅,拚把愁肠惊喜。
又作稚川移宅,漫说晏婴近市。心空净,境清閒,不怕阿侬羡死。
否否,任凭他、抱膝高吟,未必安便耳。红豆抛残,青山买得,翻怨今非昨是。
肯使弯强压骏,付与黄冠草履。都休了,待归来,且自饮醇拥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