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景又妍和,牵愁发浩歌。晴沙金屑色,春水麹尘波。
红簇交枝杏,青含卷叶荷。藉莎怜软暖,憩树爱婆娑。
书信朝贤断,知音野老多。相逢不闲语,争奈日长何。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生怕炎天老又逢,草虫扇子献奇功。
还将多稼亭前月,卷尽西湖柳上风。
蚱蜢翅轻涂翡翠,蜻蜓腰细滴猩红。
旧时绿鬓常州守,今作霜髯一秃翁。
平生戎马踏尘埃,晚看沧波眼渐开。眩转忽从千仞落,低昂时见一山来。
风头淅沥吹成雨,枕底铿轰怒作雷。雅欲骑鲸傲人世,吾其于此赋归哉。
山中兄弟几人留,料得堂前草已秋。欲把尺书凭雁足,又愁飞不到罗浮。
千载仙居已渺茫,道山佛屋自相望。
春花秋草年年事,却作游人歌舞场。
高沙风快走苍云,小艇供鲈摘紫莼。野泊终朝爱清景,不辜閒禄太平身。
袁州山在城,韩庙倚山清。冕服前朝貌,文章百代名。
石苔犹马路,春竹自莺声。立望潮阳近,翻翻海气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