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说瞿塘峡,斜衔滟滪根。难于寻鸟路,险过上龙门。
羊角风头急,桃花水色浑。山回若鳌转,舟入似鲸吞。
岸合愁天断,波跳恐地翻。怜君经此去,为感主人恩。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袅袅白门前,藏乌倍可怜。
柔枝排影度,密叶引雏穿。
啼合惊宵陌,飞应破晓烟。
新知乐如此,讵惜故腰妍。
隔盈盈一水,欢会今宵。梧叶上,雨萧萧。星沉开帐烛,云黯渡河桥。
渚宫深,离思苦,两无憀。
金针缕细,彩舫花娇。儿女辈,漫情饶。巧来心愈拙,弦促韵难调。
西楼月,银汉影,碧天遥。
野水流花涧,春云拂草亭。地连桐柏观,人识少微星。
养鹤还知相,煎茶亦著经。卜邻应未晚,休勒北山铭。
久雨浑无节,重云凝不收。朔风吹瓮牖,寒色透貂裘。
幸不妨农务,何堪助客愁。拥炉消短晷,闭户但商讴。
寥廓此中宿,遥听易水声。鉴帷畿月入,疏馆北风鸣。
夜觉秋初永,寒知霜正清。不堪情已倦,明日尚遄征。
月在人千里,君从月下行。不知君远近,惟见月分明。
斜汉垂秋淡,寒蛩泣露清。征旗何所往,疑听夜笳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