勿讶春来晚,无嫌花发迟。人怜全盛日,我爱半开时。
紫蜡黏为蒂,红苏点作蕤。成都新夹缬,梁汉碎胭脂。
树杪真珠颗,墙头小女儿。浅深妆驳落,高下火参差。
蝶戏争香朵,莺啼选稳枝。好教郎作伴,合共酒相随。
醉玩无胜此,狂嘲更让谁。犹残少年兴,不似老人诗。
西日凭轻照,东风莫杀吹。明朝应烂漫,后夜更离披。
林下遥相忆,尊前暗有期。衔杯嚼蕊思,唯我与君知。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凄凉断角吹残戌,匆匆复送今夕。旧诗未检,新桃漫写,暗愁空积。
梅花自逸。又偷泄、东风信息。奈天寒、冷竮翠袖,鹤外黄岑寂。
还忆浔江上,剑倚珠灯,醉倾春碧。弓衣换否?怅年华、瘦腰知得。
猛听荒鸡,定惊起、江湖倦客。念家山,铁甲未解泪满臆。
白足毗耶不易逢,鬓丝禅榻偶相同。经来震旦三千界,人在天龙八部中。
满送酒船浮北海,细薰香雾供南丰。江东父老催飞锡,要沸潮音与海通。
权门来往绝行踪,一片闲云过九峰。不似在家贫亦好,水边林下养疏慵。
星稀月没上五更,胶胶角角鸡初鸣。征人牵马出门立,
辞妾欲向安西行。再鸣引颈檐头下,月中角声催上马。
才分地色第三鸣,旌旗红尘已出城。妇人上城乱招手,
夫婿不闻遥哭声。长恨鸡鸣别时苦,不遣鸡栖近窗户。
冰清玉洁好风襟,老屋凄凉兴味深。
身世已非尘外迹,语言犹是竹边音。
且陪此日莺花乐,休忆当年灯火心。
白发相看能几许,樽前须要惜光阴。
绮鸾衔诏碧霜林,按部归来听好音。
卧看蜀云山历历,行游兰省夜沉沉。
柔桑平带三川绿,苍桂同铺百里阴。
天子虚怀求妙道,肯令公负一生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