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作字腕中百斛,吟诗天外片心。
习气吹剑一吷,病躯垂堂千金。
意马场中汗血,隙驹影里心灰。
吉蠲笔墨安用,付与蛛丝壁煤。
诗成徒能泣鬼,博塞未必亡羊。
刚将妄言绮语,认作锦心绣肠。
师*尚合余烬,羹热休吹冷虀。
解酲纵无五斗,且复月攘一鸡
人生如梦泡,忧乐无定端。归休常未久,别去每漫漫。
云平雨雪暗,阴盛北风寒。君今在万里,言念衣裳单。
光景亦何速,曾不比奔湍。安贞信为吉,古道良独难。
幽愤积中曲,无言坐长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