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雪痕深,梅信浅。纸阁夜微暖。多病文园,辜负绿樽满。
晓风残月歌成,桃鬟何处,且自拍、红犀轻扇。
赋情倦。冻禽声里魂消,长亭短亭半。不顾愁人,小鹢去如箭。
许侬招个红襟,春楼剪影,莫误了、花时银蒜。
钱虏为妖,官奴作祟,乾坤臭腐堪羞。便是人豪,撑天壮志都休。
人生死亦寻常事,只芙蓉、与尔何仇。愿难酬。泪洒痴天,长此悠悠。
当年我亦伤心者,恨东南半壁,学敝风偷。高竖黄龙,一时英物都收。
蛾眉谣诼无端起,付春江、往事东流。数从头。忍听银筝,一曲悲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