欲话毗陵君反袂,欲言夏口我沾衣。
谁知临老相逢日,悲叹声多语笑稀。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常欲休休未得休,直须见道与天游。道中实体无休处,何必憧憧起念头。
小谪三湘亦俊游,彩鸾写韵有高楼。怪来诗思清于水,玉女盆曾借洗头。
城下扁舟发,江清宿雾消。竹村迎岸出,粉蝶背人遥。
神女无消息,明珠久寂寥。鹿门看渐近,满耳飒清飙。
春雨蛟龙变,不妨苔藓侵。苍苍孤直者,空洞本无心。
高适能诗五十过,文孙才德蔼春和。三年小试勾稽簿,处处桑麻雨露多。
步有凌波袜,掌为承露盘。尚嫌花片少,千叶映朱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