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满奁青,水天一色空冥。总相宜、淡妆浓抹,越娃千艳围屏。
怨难招、孤山夜鹤,魂羞葬、甲帐秋萤。劫后湖山,朅来歌酒,恨梅迟放菊先零。
漫凭吊、岳坟秋社,天醉怪人醒。劳梳裹、雾鬟烟髻,向我亭亭。
酹词仙、马塍花鸟,更浇抔土西泠。漾轻帆、风翻白鹭,摇双桨、水戏红蜓。
福地随缘,鬘天无恙,冷泉清瑟未同听。问何日、再寻鸥约,华发奈星星。
稽留好,六桥三竺,花港蘋汀。
赤日黄埃,梦不到、清溪翠麓。空健羡、君家别墅,几株幽独。骨冷肌清偏要月,天寒日暮尤宜竹。想主人、杖履绕千回,山南北。
宁委涧,嫌金屋。宁映水,羞银烛。叹出群风韵,背时装束,竞爱东邻姬傅粉,谁怜空谷人如玉。笑林逋、何逊漫为诗,无人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