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十而致仕,礼法有明文。
何乃贪荣者,斯言如不闻?
可怜八九十,齿坠双眸昏。
朝露贪名利,夕阳忧子孙。
挂冠顾翠緌,悬车惜朱轮。
金章腰不胜,伛偻入君门。
谁不爱富贵?谁不恋君恩?
年高须告老,名遂合退身。
少时共嗤诮,晚岁多因循。
贤哉汉二疏,彼独是何人?
寂寞东门路,无人继去尘。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只须剩剪鸳鸯锦,更与重围翡翠楼。不信西风将白雪,便教吹上远人头。
索索西风白露零,隔林砧杵助秋声。欲寻隐者门前路,落叶漫山碍屐行。
已知星可摘,须信路皆通。日影穿云薄,天形入水空。
遥看梁苑雪,独挹楚台风。指点中华地,山河万国雄。
斗北高寒无点暑,举头止见七星文。玉堂近与琳宫接,清夜步虚声尽闻。
我本自怀抱,知君更不犹。沉深类有道,淡薄若无求。
月醉梅花国,歌清郢水秋。偶因君下榻,却忆旧南州。
三印子鱼犹未食,寸金鱼子辄先尝。乡人得得分乡味,转使乡心念故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