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宅煎熬地,霜松摧折身。因知群动内,易死不过人。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旧家庭院新栽竹,却忆本闲南渡初。生聚百年推甲族,流传四世尚同居。
清风不负堂前燕,长日犹堆案上书。根本既深枝叶在,时时培土莫轻锄。
岁残清夜一溪澄,更爱千峰霁月升。
天地高低银色界,山川表裹玉壶冰。
裘单拥火宜无倦,石响舟行恐不胜。
休数兴来并兴尽,兹游今古亦何曾。
空斋不耐寂,乘兴数登楼。问月敲棋夜,翻书下榻秋。
烟光四野合,云树一天浮。吟眺浑忘去,凭栏豁醉眸。
不见鼓洪炉,但见泉刀泻。袅袅垂杨欲聘梅,千万春风价。
撒漫古城边,暴富田翁舍。斗草儿童扑满轮,一掷斜阳下。
少年事远游,迢迢指岐路。遥天值秋晏,烟光澹如素。
寥落淮南山,影入扬子渡。出入三十年,久嗟韦带误。
老来感节物,此意谁与喻。独知拥毳坐,无复晨征路。
折取东桥柳,青青向故人。
欲知问馆处,要识旧溪春。
旋洒铜缾水,休沾野寺尘。
吴门逢隐者,必是汉名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