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世人每嫌春去速,我今只恨春来迟。清明已过犹飞雪,景奇可异非其时。
千林远望嗟枝瘦,细察方知蕾似豆。待之半月复兼旬,消息沉沉春不透。
九十春期不待人,何年陌上花枝茂。主人招宴烦恼除,谈玄谈艺语如珠。
素障高张钱选画,池塘乐事草虫图。画工巧笔何由现,凭借明灯烘背面。
千年平视难得真,神妙秋毫今始见。翠带波萦水荇柔,红绡翅薄蜻蜓倦。
蚱蜢雄踞臂怒张,汹汹欲向谁挑战。蚊团隐约暮天浮,嗡嗡恍惚声成片。
荷叶虽残绿尚妍,低昂好作水中天。护它蛙伴双双坐,闲话今年并去年。
我自离家千万里,春风往往吹愁起。登楼何处望云山,蓟北潇湘期梦里。
今看此画心意投,花鸟虫鱼各自由。我亦开怀权自适,悠然与作逍遥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