右翅低垂左胫伤,可怜风貌甚昂藏。
亦知白日青天好,未要高飞且养疮。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俯仰尘埃二十年,天涯初此试鸣弦。正缘五斗羞陶令,莫叹三江阻郑虔。
馋吏诛求何日餍,羸民凋瘵岂容鞭。故人便使来当路,终恐劳公自挽船。
白金作颗非椎成,中有万粟嚼轻冰。
戎州夏畦少蔬供,感君来饭在家僧。
偶然灌园兴,不是学于陵。醉卧松间月,行攀岩下藤。
睢于窃自愧,捭阖又无能。惟应白社里,谈笑共高僧。
院深尘自外,如佛值玄公。常迹或非次,志门因得中。
衣巾离暑气,床榻向凉风。是事不逾分,只应明德同。
彩霞竟何往,苍狗自徜佯。出没千峰迥,夷犹一壑长。
鹜飞难做伴,龙跃岂相忘。不待为霖日,方令天汉章。
秋日都门杨柳稀,离杯才罢俨骖騑。太冲作赋三都重,司马题桥万里归。
下峡涛声随处有,连云树色望中微。玉堂金马论思地,早约挥毫向琐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