烛下尊前一分手,舟中岸上两回头。
归来虚白堂中梦,合眼先应到越州。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忆随诸彦附青云,场屋声名看出群。
孙宝暮年犹主簿,卜商今日更修文。
山川凛凛平生气,草木萧萧数尺坟。
欲写此哀终不尽,但令千载少知君。
摇落残秋地,乾坤一散人。蓬门稀过客,胜日谩垂纶。
尊酒琴书并,弦歌卜筑真。浩思齐云月,啸谑羲皇春。
橹声呕哑下巴东,路接阳台十二峰。
月自中秋满,人从此会离。由来最圆夜,翻是欲亏时。
玉魄斜穿树,金波细溢卮。清光转应好,脉脉待看谁。
久客思归日,江湖得暂留。君山一叶下,知是洞庭秋。
日月双吟鬓,风波一钓舟。平生忧乐志,不系岳阳楼。
玻璃荡漾浴晴空,突出中流见梵宫。绿荫周遭烟树杳,黄湾迢递海潮通。
光涵南极摇星纬,影动波心起卧龙。回首沧江明月上,满天秋色磬声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