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曰晋是常。享祀时序。宗庙致敬。礼乐具举。惟其来祭。
普天率土。牺樽既奠。清酤既载。亦有和羹。荐羞斯备。
蒸蒸永慕。感时兴思。登歌奏舞。神乐其和。祖考来格。
佑我邦家。敷天之下。罔不休嘉。肃肃在位。济济臣工。
四海来格。礼仪有容。钟鼓振。管弦理。舞开元。歌永始。
神胥乐兮。肃肃在位。臣工济济。小大咸敬。上下有礼。
理管弦。振鼓钟。舞象德。歌咏功。神胥乐兮。肃肃在位。
有来雍雍。穆穆天子。相维辟公。礼有仪。乐有则。舞象功。
歌咏德。神胥乐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