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葛溪去钱塘,一百三十里。仙人有遗迹,丹光玉泉水。
昔年左仙翁,九鍊金色紫。服之上云汉,人仰空剑履。
橘亭一何幽,笑尔千树李。苏耽亦仙人,临水昔种此。
渭叟得真道,羞将钓璜比。摘芳咽金液,汲井漱晨齿。
遥追两仙趣,抚掌白云里。居山十二载,松雪自知己。
归去请勿迟,庞公厌城市。
悲风变陵谷,余行将安之?浩然怀黄绮,烨烨紫芝辞。
清声在金石,孤情独往来;彭泽何人斯,东篱恋酒杯?
微禄已不耽,沾沾「乞食诗。」乞固自有意,可以观其才。
吾则爱吾鼎,白云尚分贻。
一上高楼悲远天,谁飞岛屿压长川。烟含万树当窗没,雨净千帆拂镜悬。
未向沉沦耽把钓,若为消渴酌寒泉。登临此际怜王粲,那复湖头汎酒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