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几生修到,算梅花有福,得侬弄玉。只是清寒贫骨相,哪值珍珠百斛。
挂月枝斜,扶烟影瘦,相伴人双读。道春去也,一分留贮金屋。
侥幸雪立程门,经传马帐,画理时评拍。墨沈淋漓香满壁,颇忆快晴小筑。
千点含愁,数行留别,好当阳关曲。前身漫拟,恐它姑射嫌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