戛玉敲冰声未停,嫌云不遏入青冥。
争得黄金满衫袖,一时抛与断年听。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落梅如雪雨如麻,最怕春寒是杏花。
病后不能涓滴饮,可怜芳信到贫家。
牛峰秋色翠相摩,还上凌云宴绮罗。黄菊纵逢佳节好,清欢不似去年多。
僧房次第依重到,霜月萧条且强歌。闻说洋州时节盛,不知高兴定如何。
钟王书法得精微,每日霜毫不厌挥。相业曲江金鉴录,幽怀西塞绿蓑衣。
蟠桃开日三千岁,古柏参天四十围。应与赤松相伴约,他年名遂早知几。
饯行临上节,开筵命羽觞。回池泻飞栋,浓云垂画堂。
疏槐未合影,仄日暂流光。园梅敛新藻,阶惠结初芳。
芙蓉生绿水,水绿花更好。采花当及时,莫待颜色老。
美人久不见,华发忽已皓。因之遗芳馨,聊以慰怀抱。
失意且勿嗟,令名当共保。
汗血炎方七见春,又随残月渡江津。
行藏莫遣沙鸥识,一片浮云是此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