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迈种徵名世,灵芝茁卧园。稍披珠网出,渐觉紫烟屯。
斐亹明如月,□□□□□。瑶光分秀气,仙露灌灵根。
芬馥连三径,琳琅萃一门。挥金归日乐,数马古风存。
故里常怀绂,茅檐或负暄。户庭图海岳,舟楫载琴尊。
稍證玄中秘,还从河上言。目能窥竹简,身自却蒲轮。
国以人为瑞,家因义作藩。奇龄开九帙,娱老弄诸孙。
草木文章贲,经纶雨露繁。授书时已晚,同闬道弥敦。
蒲柳怜衰质,樗材滥曲辕。长歌随羽翼,难忘汉宫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