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乐里闲居偶题十六韵兼寄刘十五公舆王十…时为校书郎

帝都名利场,鸡鸣无安居。独有懒慢者,日高头未梳。

工拙性不同,进退迹遂殊。幸逢太平代,天子好文儒。

小才难大用,典校在秘书。三旬两入省,因得养顽疏。

茅屋四五间,一马二仆夫。俸钱万六千,月给亦有馀。

既无衣食牵,亦少人事拘。遂使少年心,日日常晏如。

勿言无知己,躁静各有徒。兰台七八人,出处与之俱。

旬时阻谈笑,旦夕望轩车。谁能雠校闲,解带卧吾庐。

窗前有竹玩,门处有酒酤。何以待君子,数竿对一壶。

白居易
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猜你喜欢

喷日舒红景,通蹊茂绿阴。终期王母摘,不羡武陵深。

坡前一声唤,停锄认来人。且就草上坐,共话当年情。

流年谁共惜,清樽绮梦,销向有无中。故阶行乐地,画槛依然,低护旧芳丛。

悽迷细雨,乍掩却、苔径鸳踪。空省识、晚来枝上,先减脸边红。

何从。婪杯洗恨,叠锦缄书,拚狂疏一纵。偏恼他、倩妆邻女,犹斗春工。

如今更办相思泪,背孤灯、洒向帘栊。飞絮急,明朝又换花风。

记得山楼日课。春惰。枕书眠。竹篱微映露桃面。红情。午晴天。

洞里流泉过几家,洞门一醉兴何赊。

桐飘欲下题诗叶,桃笑犹存误客花。

清结晚阴堪宿鸟,绿牵春蔓拟藏蛇。

相君宴喜缘宾乐,滻上谁人合姓车。

不将胆命付周郎,安得儿孙见太康。

三国兴亡成梦事,一川烟草断人肠。

黄旗紫盖伊巴蜀,翠殿朱楼自武昌。

纵谓西山非王气,金陵能得几时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