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少小学书史,颇知道所存。功名谓陈迹,古人不复论。
既困乃干泽,羽翼何翩翻。初登群玉府,犹接文字言。
晚落司会廷,始从俗吏烦。朱墨事勾校,笞榜穷奸谖。
终日坐当案,曾不闻休番。旧学泯不讲,旧志兹益昏。
中悼素尚违,仰愧前修尊。去之未云果,荡尔何当返。
览君自警作,使我忘嚣袢。友道久寥阔,期君于此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