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乱山连僰道,巨刃摩云霓。裂为千尺涧,汇此奔雷溪。
经营穷匠术,坐见椓杙低。何人铸铁索,横波贯虹堤。
锒铛互钩连,专车骨相挤。至今化康庄,利尽滇东西。
我行值暑雨,出淖容轻跻。涛澜翻脚底,雾散驰千蹄。
惜哉碑碣缺,岁月不可稽。昔闻刀墨乱,聚若沙中鹥。
谁令失此险,渐构公输梯。滋蔓到吾蜀,曳尾终涂泥。
齿冷及行路,色变谈中闺。十年风电过,刀剑不复携。
往来似潮汐,茅店催荒鸡。历劫永弗坏,讵数三石犀。
他年持节还,慰劳看扶藜。犹能学逸少,轻煤研麝脐。